

这段训诲起始于耶稣派遣十二宗徒,
他们作为「使者」奉命外出,
完全依赖他人款待。
这反映出犹太法律中“舍里亚赫”
(shaliah)的观念:
即受派者拥有派遣者全权的代表。
然后主题回归至「接待」的核心。
父——“那位派遣我者”——
差遣圣子为天国的使者;
圣子则差遣门徒,
继续执行他的使命(参玛10:5;28:16–20)。
因此,对这些使者的接待与否,
将带来不同的后果。
若能善待他们,便会得赏报。
这些传教者有时被称为“先知”,
“义人”,也被称作“这些小子中的一个”;
这些称号是为描述教会中最脆弱的一群
(参玛18:6,10,14)。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:
即使只为“这些小子”中的一位提供“一杯凉水”,
也将获得厚报。在炎热气候中,
对旅行传教士而言,凉水是极大慰藉。
圣热罗尼莫特别强调那个“只”字:
即使最贫穷者,
手中无柴、无法烧水,
只要给出一杯凉水,
也能蒙受天主的赏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