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

2025-06-11

圣巴尔纳伯宗徒纪

玛10:7-13

 

耶稣对门徒说:“你们在路上

应宣讲说:天国临近了。

病人,你们要治好;死人,你们要复活;

癞病人,你们要洁净;魔鬼,你们要驱逐;

你们白白得来的,也要白白分施。

你们不要在腰带里备下金、银、铜钱;

路上不要带口袋,也不要带两件内衣,

也不要穿鞋,也不要带棍杖,

因为工人自当有他的食物。

你们不论进了那一城或那一村,

查问其中谁是当得起的,

就住在那里,直到你们离去。

你们进那一家时,要向它请安。

倘若这一家是堪当的,

你们的平安就必降临到这一家;

倘若是不堪当的,你们的平安仍归于你们。”

 


 

《二十一世紀熱羅尼莫聖經詮釋》就今天福音指出

十二宗徒所宣讲的内容与若翰及

耶稣所宣讲的相呼应(虽然未明确提及“悔改”):

即宣告天国临近。

他们要行与耶稣相同的奇迹(玛 10:8)。

他们的召叫与恩赐,

皆出于天主白白的恩宠;

因此,他们也要“白白地给予”。

这句话在后世成为反对买卖圣职与属神恩惠

(即“贿赂圣职”)的重要教义根据。

然而,这项“白白给予”的命令,

似乎与耶稣在10:10所言“工人自当得工价”略有张力。

天国的激进性,应体现在受派者的生活方式中。

作为游方传道者,他们不可携带金钱、口袋,

或第二件内衣;甚至连鞋

与手杖也不许带(尽管在谷 6:8–9中许可)。

他们的行程甚至比以色列人在出谷时

更为艰辛——那时还被允许带鞋与手杖(出 12:11)。

因此,他们虽应白白给予,

却须依赖他人的款待。

此处预设的使命是短期且以乡间小镇为主,

集中于加里肋亚各村庄。

保禄则相对不同,

他长时间留于城市中,

以劳动维生,不愿成为

团体经济负担(得前 2:9),

却也因此遭人指责违抗主命,

不过他以得前 9:3–18予以诠释。

在每一个地方,他们应寻找“堪当的人”接待,

避免寄宿于客栈或露宿街头的危险。

犹太人之间应有和平之问候(希伯来语:Shalom)。

若遭拒绝,无论是款待或传道,

都应被视为异民的不信之反应。

 


 

今天主前福音默想,

圣神领我看见,之前主对门徒的吩咐,

今天主也相同地吩咐我。

主提醒我在福传道上,

我依靠的不是我自己,

也不是受造物,而是主,

是愿意每个世人都归向他,

并拥有永恒真生命的主。

即使生命中有打击,有失去,

主与我同在,是主在执行并完成他的救赎工程。

 

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,你看见什么?

 

+ZHYS